团队成员已经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结构形态表达及其知识融合规则”研究了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简化、融合和检索技术;在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驾驶模拟系统及驾驶行为的研究”中解决了三维模型建模和识别、图形转换、图像处理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开发的新疆赛里木湖到果子沟口段的虚拟高速公路三维场景如图1所示。
图1 开发的新疆赛里木湖到果子沟口段的虚拟高速公路三维场景
通过“机械电子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完成柔性生产线的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具有很强的沉浸感和监控能力,前期开发的智能输送装备数字孪生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前期开发的智能输送装备数字孪生模型
实验室科研团队在项目“大客车车体涂装自动化输送系统”、“汽车部件装配柔性智能辊道输送系统”等研究中积累了输送装备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横向项目“袋装水泥智能输送装备成果转化”中成功实现了高速高位袋装水泥码垛机器人的研发。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已经完成了柔性生产线、智能输送装备的平台构建,集成了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并联机器人以及AGV小车等设备,初步掌握了智能输送线的机器人集成技术,如图3所示。目前,实验室拥有UNITY 3D软件、环幕立体投影系统等软硬件设备,以及MES系统开发基础平台和基于工业4.0的云制造开发系统。
图3智能输送线的机器人集成